IMR OpenIR
原子氧/紫外综合环境模拟实验与防护技术
其他题名Simulation of Combined Environment of Atomic Oxygen and Ultraviolet and Development of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童靖宇; 刘向鹏; 孙刚; 姜利祥; 李金洪; 多树旺; 李美栓
2006
发表期刊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ISSN1672-7126
卷号26.0期号:004页码:263-267
摘要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研制的一台原子氧/紫外综合环境模拟设备。该设备采用了微波电子回旋共振和固体靶电荷交换中性化技术。可以产生通量密度为3×10^15cm^2·s,能量5eV的中性原子氧束流。两盏30W氘灯模拟太阳紫外光,波长范围为115nm~400nm。这台设备配备了样品光谱反射率原位测量系统。 在这台设备上,进行温控白漆、TO/Kapton膜(聚酰弧胺镀氧化锡膜)、Ge/Kapton膜(聚酰亚胺镀锗膜)的原子氧环境、原子氧/紫外综合环境暴露试验。并进行了原子氧防护技术的研究,获得了初步的研究结果。
其他摘要A combined environment of atomic oxygen and ultraviolet (AO/UV) has been successfully simulated to in-situ characterize spacecraft materials and to develop effective protection technologies. The simulation facility mainly consists of a microwave electron resonance ion source, driven by 1 kW at 2.45 GHz, and two deuterium UV lamps. The 5 eV atomic oxygen beam flux is estimated to be 3×10^15 AO/cm^2·s., and the wavelength of the UV irradiation ranges from 115 nm to 400 nm. Possible damages, caused by AO/UV environment, of some typical spacecraft materials, including thermal control paint, TO/kapton and Ge/kapton films, were simulated, and protective coating of Al2O3 was developed.
关键词原子氧 紫外 综合环境 模拟试验 防护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2415007
引用统计
被引频次:5[CSCD]   [CSCD记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143784
专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童靖宇,刘向鹏,孙刚,等. 原子氧/紫外综合环境模拟实验与防护技术[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6,26.0(004):263-267.
APA 童靖宇.,刘向鹏.,孙刚.,姜利祥.,李金洪.,...&李美栓.(2006).原子氧/紫外综合环境模拟实验与防护技术.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6.0(004),263-267.
MLA 童靖宇,et al."原子氧/紫外综合环境模拟实验与防护技术".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6.0.004(2006):263-26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童靖宇]的文章
[刘向鹏]的文章
[孙刚]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童靖宇]的文章
[刘向鹏]的文章
[孙刚]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童靖宇]的文章
[刘向鹏]的文章
[孙刚]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