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R OpenIR
MgCu2型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结构、磁性与磁致伸缩
刘进军
学位类型博士
导师张志东
2006-06-08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学位授予地点金属研究所
学位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
关键词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 磁致伸缩 Laves相 各向异性 复合材料
摘要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交流初始磁化率测定仪、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标准应变技术和激光振动测量计等,系统地研究了MgCu2型Laves相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结构、磁性与磁致伸缩。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用元素粉末做原料,成功制备了MgCu2型单相Tb0.7Pr0.3(Fe0.9B0.1)1.93化合物,发现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磁致伸缩性能。用快淬法制备高Pr含量的Tb1-xPrx(Fe0.4Co0.6)1.9 单相合金,发现随着Pr含量的增加晶格常数、饱和磁化强度单调增加,而居里温度和自发磁致伸缩系数111单调减少。高Pr含量的Tb0.1Pr0.9(Fe0.4Co0.6)1.9合金的自发磁致伸缩系数111=1450ppm。 在TbxDy1-x(Fe0.8Co0.2)2系列合金实现了各向异性补偿。在各向异性补偿点附近(x=0.30)的合金具有良好的室温磁致伸缩性能,饱和磁致伸缩值s  980 ppm。当0.30  x  0.35时,观察到了正的磁致伸缩系数100,并且其绝对值均大于600 ppm。绘制了TbxDy1-x(Fe0.8Co0.2)2系列合金的自旋配置相图。 在(Tb0.2Pr0.8)(Fe0.4Co0.6)1.93化合物中,适量B、Co的加入可以抑制PuNi3型相,并且有助于MgCu2型单相合金的形成。当B含量较低时,B占据间隙位置并且增强MgCu2型结构相的交换作用,提高居里温度;当B含量较高时,B占据Fe/Co替代位并且减弱交换作用,降低居里温度。适量的B、Co的加入能降低各向异性常数K1,显著提高材料在低场下的磁致伸缩性能。具有单相MgCu2结构的(Tb0.2Pr0.8)(Fe0.4Co0.6)1.83B0.1和Tb0.2Pr0.8(Fe0.35Co0.65)1.93合金,有好的低场磁致伸缩性能,并且含有80%廉价的Pr元素,是好的实用磁致伸缩侯选材料。 TbxDy0.7-xPr0.3(Fe0.9B0.1) 1.93合金系中存在成分各向异性补偿。室温下随着x的增大,易磁化方向从<100>变到<111>。绘制了其自旋配置相图。在成分补偿点附近的(x=0.22)合金,TSR = 245 K, 111=1500ppm。并且,制备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d33 = 10210-9 Oe-1,是一种廉价的实用磁致伸缩侯选材料。
页数110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16840
专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进军. MgCu2型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结构、磁性与磁致伸缩[D]. 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06.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进军]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进军]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刘进军]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