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碳化物Mc相是Ni基高温合金主要组成相之一。本文对它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作了研究。通过大量的试验观察发现:三种不同形态的Mc相在形核长大前期具有不同的特征。草书体Mc相在形核生长前期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枝臂,而块状Mc相则无技臂出现,条块状Mc相其枝臂不明显;发现Mc相形核是在初凝γ相前沿溶体中形核的,形核位置并不是紧贴在初凝γ相界面;发现Mc相在形核长大过程中在其周围存在贫化区。通过这些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本文提出了影响铸态Mc相形态的贫化区理论,认为:当凸出在液体中的Mc相界面基周围贫化区变得更窄时,Mc相成草书体状。相反,Mc相成块状。根据这个关系文章分析了合金元素分布、含量及冷却速度等因素对Mc相形态的影响。文章对Mc相的形成过程提出了模型,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Mc相的形成。文章对表面能与Mc相形态的关系也作了简要的分析。Ni基高温合金因态时效时,Mc相相数量减少。本文对固态时效时Mc相变化行为作了研究。认为Mc相相数量减少是一种中间固溶体的溶解过程。Ni基高温合金固态时效时,由于温度下降,铸态时的非平衡凝固等因素作用,使得合金组织处于非平衡状态。γ相中大量析出γ'、M_(23)C_6等第二相,Mc中的M组成元素Ti在Mc相中的平衡深度变低,不断溶进基体中,改变了Mc相的组成和相数量。Ti元素的进一步溶解,使得Mc中平衡浓度较高的Ta、Nb等元素在Mc相中的浓度变为饱和。从而引起了Ta、Nb等元素的溶解。这种过程直到平衡为止。根据合金元素重新分配和各相相数量变化,认为用反应式 Mc + γ → M_(23)C_6 + γ' 来描述Mc相固态时效时相数量减小过程是不合适的。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