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R OpenIR
反应烧结碳化硅高温氧化过程的表面分析
郑传伟; 曹小明; 张劲松
2010-11-25
发表期刊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期号6页码:479-483
摘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表面分析方法,考察了反应烧结碳化硅(RBSC)材料在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反应烧结SiC(RBSC)表面残余Si比α-SiC拥有更多的缺陷,初期氧化速率更快.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氧化发生的过程.结合氧化动力学、SEM及AFM,建立了RBSC初期氧化过程的生长模型.提供表面三维信息的AFM和分析成分与形貌信息的SEM技术是研究表面氧化过程尤其是初期氧化十分方便有效的工具.
部门归属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关键词碳化硅 高温氧化 粗糙度 拓扑形貌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23591
专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郑传伟,曹小明,张劲松. 反应烧结碳化硅高温氧化过程的表面分析[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0(6):479-483.
APA 郑传伟,曹小明,&张劲松.(2010).反应烧结碳化硅高温氧化过程的表面分析.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6),479-483.
MLA 郑传伟,et al."反应烧结碳化硅高温氧化过程的表面分析".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6(2010):479-483.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郑传伟]的文章
[曹小明]的文章
[张劲松]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郑传伟]的文章
[曹小明]的文章
[张劲松]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郑传伟]的文章
[曹小明]的文章
[张劲松]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