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R OpenIR
吸、放氢循环对V及V_(0.9)Cr_(0.1)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
邓小霞; 程宏辉; 李慎兰; 吕曼祺; 陈德敏; 杨柯
2007-09-11
发表期刊金属学报
期号9页码:977-982
摘要通过添加少量LaNi_5对V以及V_(0.9)Cr_(0.1)合金进行有控制的机械合金化处理,改善了材料的活化性能.吸、放氢循环测试表明,吸、放氢循环超过100次并脱氢后,V和V_(0.9)Cr_(0.1)合金仍然保持单一bcc结构.随着吸、放氢循环的进行,V的吸、放氢平台压力不断增加,相同压力下吸氢量减小,且吸氢动力学有所下降.这与吸、放氢过程中晶格应变的降低和晶胞体积的减小有关.SEM观察表明,随着吸、放氢循环次数的增加,材料表面和内部形成大量的深裂纹,这对提高放氢平台压力和改善放氢动力学有促进作用.吸、放氢循环过程中,V比V_(0.9)Cr_(0.1)合金放氢容量衰减更快的原因是:吸、放氢循环前、后V的晶格应变降低和晶胞体积下降程度均比V_(0.9)Cr_(0.1)合金的要大,导致吸、放氢循环后V的吸氢量下降更大.
部门归属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沈阳110016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沈阳110016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沈阳110016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沈阳 110016,沈阳 110016,沈阳 110016
关键词v V-cr合金 放氢特性 机械合金化 动力学 晶胞体积 晶格应变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24639
专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邓小霞,程宏辉,李慎兰,等. 吸、放氢循环对V及V_(0.9)Cr_(0.1)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J]. 金属学报,2007(9):977-982.
APA 邓小霞,程宏辉,李慎兰,吕曼祺,陈德敏,&杨柯.(2007).吸、放氢循环对V及V_(0.9)Cr_(0.1)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金属学报(9),977-982.
MLA 邓小霞,et al."吸、放氢循环对V及V_(0.9)Cr_(0.1)合金储氢性能的影响".金属学报 .9(2007):977-982.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邓小霞]的文章
[程宏辉]的文章
[李慎兰]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邓小霞]的文章
[程宏辉]的文章
[李慎兰]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邓小霞]的文章
[程宏辉]的文章
[李慎兰]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