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R OpenIR
一种通过表面多孔结构实现钎焊性可调的工艺
赖庆全, 张磊, 陈才 and 尚建库
2012-10-10
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公开日期2012-10-10
授权国家中国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摘要本发明涉及钎焊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焊接且通过表面多孔结构实现钎焊性可调的工艺,以满足钎焊技术发展的要求。通过熔炼或其他方法获得块体或薄膜态双相合金,如铜铁合金或铜钴合金,其中铁或钴元素的质量百分数可在20-80%之间。该种合金经过腐蚀适当时间后可在表面获得铜的三维通孔结构,并对纯锡和锡合金等钎料能表现出优异的钎焊性。表面多孔结构的钎焊性可通过改变合金的微观组织、调整腐蚀时间以控制多孔层厚度以及改变温度等工艺参数,从而实现调控。该方法可应用于提高并调控在电子、电气工业和机械工业中大量使用的铜基合金、铁基合金、钴基合金等的钎焊性,从而达到优化工艺性能的效果。
语种中文
专利状态公开
申请号CN102717161A
文献类型专利
条目标识符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67577
专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赖庆全, 张磊, 陈才 and 尚建库. 一种通过表面多孔结构实现钎焊性可调的工艺[P]. 2012-10-1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赖庆全, 张磊, 陈才 and 尚建库]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赖庆全, 张磊, 陈才 and 尚建库]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赖庆全, 张磊, 陈才 and 尚建库]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