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R OpenIR
高聚光小型太阳能光伏电站研发服务平台
严川伟; 赵正德; 刘建国; 王福会; 吕徽; 陈晖; 彭海泉; 王洪宝; 李书成; 刘纯江; 侯绍宇; 吴晓亮; 廖佩龄
2010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电站 光伏发电 太阳能利用 供电系统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英文摘要①课题来源与背景: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使用是解决能源枯竭问题的有效途径,但二者存在不稳定性,必需进行存储方能入网,而可用的铅酸蓄电池的寿命难以满足需要,钒电池作为大容量、长寿命的储能电池,是满足太阳能、风能储能的理想电源。国内还没有针对太阳能发电-储能的实际运行实验,因此,该项目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自主产权的钒电池的储能技术解决太阳能发电的不稳定及能量存储问题,建立示范基地,于2008年被列入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编号:1081328-1-00)。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太阳能为能量源,钒电池为储能体,白天储能,夜间放电,解决太阳能发电的不稳定及能量存储问题,供给科学宫LED亮化用电。性能指标:1)建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钒电池储能的示范电站系统,光伏电站峰值功率24kW,钒电池储能系统额定功率24kW,最高功率30kW。2)钒电池储能电池的库伦、电压、能量效率:95%,80%和75%。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在国内首次采用钒电池储能系统对太阳能发电进行有效存储,建立离网的供电系统,解决太阳能发电的不稳定问题。钒电池储能系统作为最先进、最具应用前景的储能电池,避免了铅酸蓄电池的寿命短,污染大的缺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能源综合利用。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技术处于中试阶段,可在一定的成本条件下,进行光伏发电储能。不仅使用于太阳能发电领域,在风力发电、电网调峰等领域均可应用。钒电池储能是绿色环保型的电池能源技术,对环境和人体都不会产生任何污染和毒害。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该技术已达到示范规模,可以以技术为支撑,进行更大规模的实际示范应用。因产品成本相对较高,暂不能完全实现商业运营,但随着产业链的建立,成本的降低,即可实现产业化。⑥历年获奖情况:项目于2010年结题,尚未报奖。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68605
专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严川伟,赵正德,刘建国,等. 高聚光小型太阳能光伏电站研发服务平台. 2010.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严川伟]的文章
[赵正德]的文章
[刘建国]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严川伟]的文章
[赵正德]的文章
[刘建国]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严川伟]的文章
[赵正德]的文章
[刘建国]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