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焊接容器的压应力防应力腐蚀开裂技术 |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2004
|
关键词 | 焊接容器
应力腐蚀开裂
残余应力
压应力
逆焊接加热处理
|
完成单位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英文摘要 | 一、成果内容简介:当前用复合板、不锈钢和高强钢等材料制造的容器或管道,大多数仍是在带有较高残余应力的状况下运行,它们的破坏事故多半是由应力腐蚀开裂造成的。拉伸应力是产生应力腐蚀开裂的重要条件,如能在接触腐蚀介质的表面形成压应力,则可能彻底解决各类焊接结构应力腐蚀开裂的难题。“逆焊接加热处理”是金属研究所自主开发的一种新的消除残余应力技术,它通过喷淋冷却介质使处理表面(包括焊接区)获得较周围和背面为低的负温差,在处理表面形成双向的压缩残余应力层而不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该方法特别适用于有防止应力腐蚀要求的焊接结构使用。二、主要技术指标:采用该技术可以在工作表面实现深度2-5mm、应力水平为-50--150MPa的双向可控压缩应力。三、应用范围:适用于任何结构尺寸的焊接容器,板厚和材料不限,尤其适用于采用复合板、不锈钢或高强钢制造的大型容器,解决它们的应力腐蚀开裂问题。四、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预测:石化和冶金行业广泛使用各类容器,当容器含有较强的高温腐蚀介质时,容易提前产生应力腐蚀开裂破坏。如果结构采用不锈钢及其复合板制造,或者采用调质高强钢制造,一般的热处理难以获得好的消除应力效果,要实现压应力表面防护的思想更是不可能,从而大大缩短设备的正常运行周期。五、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联合推广。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成果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68678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焊接容器的压应力防应力腐蚀开裂技术. 2004.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