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R OpenIR
阳极再生、贵金属回收和涂制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1999
关键词废物综合利用 贵金属回收 阳极再生 再生 氧化物阳极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英文摘要金属氧化物阳极是七十年代末开始在先进工业国应用的新型换代阳极,目前在中国也获得了广泛应用,如中国氯碱工业目前普遍采用的隔膜示电解使用金属氧化物阳极总量在10万平方米以上。该类阳极正常使用寿命为5年左右。阳极失活后,如何使它再生和回收失活涂层中所含的贵金属是个重要难题。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所开发的阳极再生、贵金属回收和涂制 一套完整、先进的生产工艺,并享有专利权、该项技术与其它技术相比,工艺简便、安全可靠、成本低,适于大批量工业规模生产。该技术采用化学处理法去掉失活阳极涂层,可将全部含贵金属的失活层均以固体粉屑状收集起来,非常有利于贵金属的回收提纯。失活阳极的基体100%重新使用,每片电极可重复使用5个周期以上,对于去掉了失活涂层的,采用新的涂制工艺进行涂制所得阳极成品不仅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而且主要性能指标大大优于国爱标准,如寿命指标超过国爱标准两倍。该项技术已于1987年通过鉴定,并已工业化生产。该 中应用于电化学工业领域,如氯碱、氯酸盐、海水电解、工业电镀、电泳涂漆、金属表面处理、薄金属制造、电渗析、次氯酸钠和臭氧制造,有机物电解合成、电解法制氧化物、湿法治金、阴极防腐工程和污水处理等领域。市场效益:该项技术应用领域广,在中国具有较广泛市场。国为该英技术具有综合性优点,又系中国首创,所以,应具有一定的国外市场。采用该项技术进行阳极再生,利税一般可达20~30%。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69047
专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阳极再生、贵金属回收和涂制新技术. 199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