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BO缓蚀膜中铜的价态及成膜机制 |
| 严川伟; 林海潮; 曹楚南
|
| 2001-10
|
会议名称 | 第十二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
|
会议录名称 | 第十二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会议日期 | 2001-10
|
会议地点 | 青岛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者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
摘要 | 用光电能谱(XPS)、红外光谱(IR)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铜在含NaCl的2-巯基苯并恶唑(MBO)溶液中处理后,其表面所形成的缓蚀膜进行了研究.缓蚀膜的Cu2p3/2能结合能值为932.3eV,在Cu2p1/2之间没有“卫星峰”存在,且俄歇峰CuLMM的结合能为337.6eV,表现了典型的一价铜化合物的特征.且该缓蚀膜的红外光谱与MBO的一价铜的合成化合物的红外谱图相一致.在形成缓蚀膜前后,Nls和S2p的结合能变化显著,表明MBO在铜表面形成致密的三维膜.对MBO缓蚀膜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解释了在MBO缓蚀膜形成过程中铜腐蚀电位的变化. |
部门归属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金属腐蚀与防护国有重点实验室(沈阳)
|
关键词 | 铜
腐蚀
缓蚀膜
2-巯基苯并恶唑
缓蚀剂
成膜机制
|
主办者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69924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严川伟,林海潮,曹楚南. MBO缓蚀膜中铜的价态及成膜机制[C]. 北京: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2001.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