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双相不锈钢管腐蚀开裂浅析 | |
左景辉; 张万贞; 王俭秋; 韩恩厚 | |
2011-08-21 | |
Conference Name | 第六届全国腐蚀大会 |
Source Publication | 第六届全国腐蚀大会论文集 |
Conference Date | 2011-08-21 |
Conference Place | 银川 |
Abstract | 双相不锈钢由于具有优良的耐孔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而被广泛用在含氯盐和硫化氢的 工业介质环境中。某石化设备的U 形换热器管即采用2205 双相不锈钢,材料在高硫含氯盐的中东原 油介质环境下服役,在远低于其设计寿命时即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对该2205 双相不锈钢管进行化学 成分分析发现,换热器管的化学成分及PREN (孔蚀抗力当量值,PRE=Cr%+3.3Mo%+16N%)均符合 UNS S31803 标准。利用能谱和XRD 对材料表面腐蚀产物的成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腐蚀产物中 含较多的硫化物和氯化物,证实了腐蚀是由环境中的硫化氢和氯化物盐引起的。利用扫描电镜和金相 显微镜对腐蚀形貌、组织结构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锈钢管的双相组织中,铁素体呈 长条状,奥氏体为长条状或不连续的岛状,这些岛状奥氏体具有尖锐的棱角,多数沿管的纵向不均匀 分布,腐蚀正是由这些岛状奥氏体处萌生,而断口形貌主要为沿晶开裂,并伴有少量穿晶特征。研究 结果表明,在高硫含氯盐的中东原油环境中,换热器管内的介质温度较高(高于100 ℃),加之介质的 低pH 值和较高的Cl -浓度,当设备停工温度降到露点以下时,高温水汽凝结,在材料表面形成局部浓 缩的HCl-H2S-H2O 应力腐蚀环境;而氧也可能进入介质中增加腐蚀速率。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导致材料 中分布在晶界处的棱角状奥氏体优先发生腐蚀而形成微裂纹,晶界的承载能力随之下降,随后,晶界 处形成的腐蚀微裂纹在拉应力的作用下迅速扩展并发生腐蚀开裂。 |
description.department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110016 |
Keyword | 双相不锈钢 硫化氢 氯离子 协同作用 应力腐蚀 |
Funding Organization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
Language | 中文 |
Document Type | 会议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71043 |
Collection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左景辉,张万贞,王俭秋,等. 2205双相不锈钢管腐蚀开裂浅析[C],2011.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