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β两相钛合金元素再分配行为及其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
黄森森; 马英杰; 张仕林; 齐敏; 雷家峰; 宗亚平; 杨锐 | |
2019-06-11 | |
发表期刊 | 金属学报
![]() |
卷号 | 55期号:06页码:741-750 |
摘要 | 研究了两相区固溶温度及固溶后冷速对Ti-6Al-4V (TC4)合金元素再分配行为的影响,利用EPMA技术表征了初生α相(α_p)以及β转变区域(β_t)的元素浓度,考察了β_t显微组织尺寸随固溶温度及元素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升高,β_t区域元素浓度变化显著,表现为Al含量升高、V含量降低,而αp晶粒中元素浓度变化较小,导致两区域元素浓度差异减小;同一固溶温度下,以不同冷却方式(水冷、空冷及炉冷)冷却的显微组织及元素分布显示,冷却速率越低,α_p比例越高,α_p与β_t之间元素浓度差异越明显。合金经固溶水冷、空冷后,β_t分别为淬火马氏体、次生α相(α_s)+残余β相,2种冷速下β_t的显微组织尺寸均与高温β相内的元素浓度水平有关,即β_t内部显微组织尺寸受固溶温度的显著影响。利用纳米压痕技术表征了不同固溶温度下微区域(α_p、β_t)的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密排六方(hcp)晶格α_p本身呈现的力学行为的各向异性对其纳米压痕性能起决定性作用,而β_t的弹性模量及硬度主要受α_s片层尺寸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固溶温度-微区元素浓度-微区显微组织-微区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 α+β钛合金 元素再分配 显微组织 纳米压痕 |
学科门类 | TG146.23 |
语种 | 中文 |
WOS类目 | TG146.23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80324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黄森森,马英杰,张仕林,等. α+β两相钛合金元素再分配行为及其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金属学报,2019,55(06):741-750. |
APA | 黄森森.,马英杰.,张仕林.,齐敏.,雷家峰.,...&杨锐.(2019).α+β两相钛合金元素再分配行为及其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金属学报,55(06),741-750. |
MLA | 黄森森,et al."α+β两相钛合金元素再分配行为及其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金属学报 55.06(2019):741-750.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黄森森]的文章 |
[马英杰]的文章 |
[张仕林]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黄森森]的文章 |
[马英杰]的文章 |
[张仕林]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黄森森]的文章 |
[马英杰]的文章 |
[张仕林]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