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R OpenIR
单分散球形SiO2形成过程的电导率和粘度变化
王金忠; 赵岩; 张彩碚
2003
发表期刊硅酸盐通报
ISSN1001-1625
卷号22.0期号:1.0页码:88-91
摘要在醇氨反应体系中,根据溶液在不同反应时刻电导率和粘度的变化,结合微观形貌观察,研究单分散球形SiO2的形成过程。研究表明单分散球形SiO2的形成经历3个阶段:晶核形成期,反应初期正硅酸乙酯在氨催化下快速水解,形成大量晶核,电导率和粘度迅速增加;晶核生长期,形成的晶核经聚集不断长大发育,电导率逐渐下降,粘度不断增加;颗粒稳定期,颗粒长大后,溶液电导率和粘度不再变化,而颗粒形态不够完整,经过一定时间的稳定发育后,最终形成结构密实的单分散球形SiO2。研究还表明,快速并分离形核和以后的长大过程是形成良好单分散颗粒的关键。
关键词单分散 球形SiO2 电导率 粘度 二氧化硅 形成过程
收录类别CSCD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1293380
引用统计
被引频次:2[CSCD]   [CSCD记录]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143884
专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金忠,赵岩,张彩碚. 单分散球形SiO2形成过程的电导率和粘度变化[J]. 硅酸盐通报,2003,22.0(1.0):88-91.
APA 王金忠,赵岩,&张彩碚.(2003).单分散球形SiO2形成过程的电导率和粘度变化.硅酸盐通报,22.0(1.0),88-91.
MLA 王金忠,et al."单分散球形SiO2形成过程的电导率和粘度变化".硅酸盐通报 22.0.1.0(2003):88-9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金忠]的文章
[赵岩]的文章
[张彩碚]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金忠]的文章
[赵岩]的文章
[张彩碚]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金忠]的文章
[赵岩]的文章
[张彩碚]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