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培养方式对硕士生能力影响的探讨 |
| 吴成勋,寇鹏飞
|
| 1990-10-28
|
发表期刊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期号 | 5页码:14-16 |
摘要 | <正>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我国对硕士生的培养基本上是采用集中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进行课程学习,然后再进行论文工作直至答辩毕业的方式。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发展,我所从1983年起对部分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行了改革,进行了边学课程边进行论文工作的尝试,到目前为止,已毕业三届共15名硕士生。从尝试的效果看,这种培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下面仅就上述两种培养方式对硕士生能力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为叙述方便,我们简称前一种培养方式为第一种,后一种培养方式为第二种。一、课程学习成绩的比较在开始尝试时,曾有人担心采用第二种培养方式可能会影响课程学习的系统性,造成缺什么补什么的实用主义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讨论。最后认为:我所《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对各学科、专业硕士生课程学习的要求,其中包括:(1)公共必修 |
部门归属 | 中科院金属所 高级工程师
|
关键词 | 培养方式:6986
硕士生:4819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754
研究生培养方案:1942
教育改革:1923
课程学习成绩:1911
实用主义:1741
系统性:1529
硕士学位:1403
专业硕士:1380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29058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吴成勋,寇鹏飞. 不同培养方式对硕士生能力影响的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0(5):14-16.
|
APA |
吴成勋,寇鹏飞.(1990).不同培养方式对硕士生能力影响的探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14-16.
|
MLA |
吴成勋,寇鹏飞."不同培养方式对硕士生能力影响的探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1990):14-16.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