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在钼(100)和钼(111)表面上的超结构 | |
樊永年 | |
1988-03-01 | |
Source Publication | 物理学报
![]() |
Issue | 2Pages:305-310 |
Abstract | 用一定能量的氩离子束轰击含碳、氧的钼(100)和(111)表面,不能除去表面上的碳。而用能量为1千电子伏,束流为6微安的氮离子轰击10—15分钟,氮在表面的吸附达到饱和值。加热到400—600℃之间碳、氧从表面上基本消失,600—650℃之间吸附在表面上的氮大量脱附,即氮峰陡降到较低值,碳又偏析到表面上。加热到730℃和775℃氮从表面消失,分别得到碳在钼(100)表面上的p(2×2)和c(6×2)结构。 而若将大量脱附氮的钼(111)表面,冷却到室温,氧又偏析到表面上。重新加热到650℃以上碳先从表面消失,得到氮、氧共存的表面。直至加热到800℃氮、氧才从表面消失,得到清洁表面钼(111)的低能衍射图。冷却到室温以后,氧重新偏析到表面上。用一定能量的氩离子束轰击这个含氧的表面,碳、氮重新出现在表面上。加热到700℃从表面消失,760℃氮从表面消失,得到碳在钼(111)表面上的p(6×6)结构。 |
description.department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Keyword | 超结构:9802 离子束轰击:1082 千电子伏:1079 清洁表面:902 氩离子轰击:599 衍射图:486 饱和值:245 束流:244 偏析:173 金属钼:121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29369 |
Collection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樊永年. 碳在钼(100)和钼(111)表面上的超结构[J]. 物理学报,1988(2):305-310. |
APA | 樊永年.(1988).碳在钼(100)和钼(111)表面上的超结构.物理学报(2),305-310. |
MLA | 樊永年."碳在钼(100)和钼(111)表面上的超结构".物理学报 .2(1988):305-310.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