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R OpenIR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的表面处理方法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008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不锈钢双极板 涂层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英文摘要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极板的表面合成一层十二烷基硫酸钠掺杂的聚吡咯耐蚀、导电涂层,涂层厚度10~30μm.。本发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的表面处理方法,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表面合成了一种聚吡咯耐蚀、导电涂层。它可施加在各类型不锈钢(如18-8、316、310型不锈钢)表面。这种聚吡咯涂层电导率大约在10S/cm左右,当涂层的厚度达到15μm左右时即能对基材不锈钢起到长期的保护作用。200410082892.0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成果
条目标识符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69276
专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的表面处理方法. 200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