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R OpenIR
钻基钎料钎焊DD5单晶高温合金的接头微观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研究
孙元; 刘纪德; 刘忠明; 杨金侠; 李金国; 金涛; 孙晓峰
2013-12-11
发表期刊金属学报
期号12页码:1581-1589
摘要利用SEM,EPMA和TEM,观察了在1453 K Co-Ni-Si-B钎料钎焊的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保温时间变化对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深入讨论接头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接头主要由钎料合金区、界面连接区和元家扩散区3个区域组成.钎料合金区位于焊缝中央,由Ni-Co固溶体、M_3B_2型硼化物、CrB和Ni-Si化合物构成;与之相邻为界面连接区,主要为等温凝固形成的Ni-Co固溶体组织;元素扩散区位于界面连接区与母材之间,由γ相、γ′相和元素互扩散形成的颗粒状M_3B_2构成.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焊接缺陷减少,界面连接区厚度增加,钎料合金区中球形Ni-Co固溶体尺寸增大,脆性化合物相数量减少,接头在1143 K的抗拉强度由198.5 MPa提高至580 MPa.高温拉伸试样的断口观察表明:断裂发生在焊缝处,为混合断裂模式,保温时间延长可提高焊缝与母材的界面结合强度,控制脆性化合物相的形成,改善接头的高温力学性能.综合考虑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最佳保温时间约为180 min.
部门归属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高温合金部 ; 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钎焊 单晶高温合金 钴基钎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72289
专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孙元,刘纪德,刘忠明,等. 钻基钎料钎焊DD5单晶高温合金的接头微观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研究[J]. 金属学报,2013(12):1581-1589.
APA 孙元.,刘纪德.,刘忠明.,杨金侠.,李金国.,...&孙晓峰.(2013).钻基钎料钎焊DD5单晶高温合金的接头微观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研究.金属学报(12),1581-1589.
MLA 孙元,et al."钻基钎料钎焊DD5单晶高温合金的接头微观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研究".金属学报 .12(2013):1581-158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孙元]的文章
[刘纪德]的文章
[刘忠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孙元]的文章
[刘纪德]的文章
[刘忠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孙元]的文章
[刘纪德]的文章
[刘忠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