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性能钛合金的关键“基因”及高通量实验与计算技术的应用 |
| 孙巧艳1,杜勇2,刘立斌2,胡青苗3,肖林1,孙军1
|
| 2018
|
发表期刊 | 中国材料进展
 |
期号 | 04页码:57-63 |
摘要 | 加快高性能钛合金的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至关重要。作为关键结构材料,强度、塑性与韧性是保障钛合金构件安全运行的关键力学性能指标。通过高通量计算可预测合金的模量、比热、热膨胀系数等多种物理性能指标,但是对于强度、塑性与韧性等力学性能指标尚缺少预测模型和公式,原因是力学性能间接依赖合金的化学成分,直接影响力学性能的因素是合金的微观组织。高性能钛合金的关键“基因”是成分、相/组织结构与晶体缺陷。高通量计算和扩散多元节建立合金成分与相的对应关系,相场动力学计算与模拟实现对相与微观组织演化的预测,通过微纳尺度力学性能测试技术获得微观组织结构的力学性能数据。期望通过以上各环节研究结果与数据的有机整合,建立钛合金成分、相与微观组织、力学性能数据库,有助于提升高性能钛合金的研发速度,满足我国关键技术领域对先进钛合金的需求。 |
部门归属 | 1.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49 2.中南大学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83 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016
|
关键词 | 钛合金
高通量实验与计算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材料基因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79203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孙巧艳1,杜勇2,刘立斌2,胡青苗3,肖林1,孙军1. 高性能钛合金的关键“基因”及高通量实验与计算技术的应用[J]. 中国材料进展,2018(04):57-63.
|
APA |
孙巧艳1,杜勇2,刘立斌2,胡青苗3,肖林1,孙军1.(2018).高性能钛合金的关键“基因”及高通量实验与计算技术的应用.中国材料进展(04),57-63.
|
MLA |
孙巧艳1,杜勇2,刘立斌2,胡青苗3,肖林1,孙军1."高性能钛合金的关键“基因”及高通量实验与计算技术的应用".中国材料进展 .04(2018):57-63.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孙巧艳1,杜勇2,刘立斌2,胡青苗3,肖林1,孙军1]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孙巧艳1,杜勇2,刘立斌2,胡青苗3,肖林1,孙军1]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孙巧艳1,杜勇2,刘立斌2,胡青苗3,肖林1,孙军1]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